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行业动态

业内人士称:企业并购为涉税中介带来商机


发布日期:2006-11-21 来源:管理中心 作者:2006-11-20 中国税务报 邹国金 

  日前,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举办了2006中国税务大会,北京、天津等地许多大中型企业人士参加了会议。会上,德勤资深税务专家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加工贸易、中国企业海内外并购、转让定价等方面最新税收法规,以及通过适当的税务安排减少纳税负担的方法。

  完美的并购需要税务筹划

  德勤亚太区企业并购税务主管合伙人、中国全球战略客户税务主管合伙人蔡树仁说:“企业并购作为企业跨国投资、扩大市场范围、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企业的青睐。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企业投资海外,进行了不少企业并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蔡树仁介绍,有并购交易,就很难避免税务问题。在并购交易中,转让方和收购方都会面临很多税务问题,但是他们看税务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些税务问题对双方的影响程度也不完全相同。转让方关心怎样降低交易过程中的税务负担,而收购方关心的是企业收购之后风险如何。根据经验,国外企业,特别是一些欧美企业,他们买公司的时候,非常关注未来退出时面临的税务问题,而中国企业去国外买公司,重视的是购买价格,还有公司的业务前景,很少考虑将来退出的税务安排。此外,并购方式不同,比如股权并购和地产并购,在税务处理上就会有区别。而且如果是跨国并购的话,还会涉及不同国家的税制,面临的税务问题就会更加复杂。

  “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税务管理或税务筹划的话,税务障碍可能导致谈判失败。”蔡树仁强调。

  事先不进行税务筹划,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税收成本。例如,有一家中国企业,在国外投巨资并购了一家集团公司。该集团公司下面有三家子公司,并购完成后,中国企业发现其中有一家子公司的经营范围与自己不同,就想把它卖掉。这时才发现欲卖不能。原来当初三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很小,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三家公司的资产都大幅上升。此时如果把这家公司卖掉,由于销售价格和原来企业的成本相差很大,名义上就会产生巨大收益,就需要缴纳很多税款。但实际上中国企业并没有增加什么收益。这是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要吸取的教训。

  相反,成功的税务筹划可以使并购圆满地进行。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外国公司要并购一家中国企业,但如何处理免税进口设备的问题使谈判难以进行。原来该中国企业以前免税进口了一些自用设备,如果进行并购,就发生了转让免税进口设备的行为,需要补缴免缴的税款。中国企业希望把补缴的税款纳入并购价格中,由收购方承担,但该外国公司不同意。德勤的税务专家对此进行了筹划:把设备分成两块,一块是补税的设备,一块是不需要补税的设备。先把不需要补税的设备转让给收购方,把需要补税的设备先留在转让方,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允许收购方使用那些设备,等补税期过了之后,再完成进口免税设备的转让。经过以上筹划,免去了补税问题,使并购得以顺利进行。

  中介机构要有向外发展意识

  蔡树仁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投资,以增强企业全球竞争的实力。由于中国企业对外国的投资、商业、金融、税务等方面的法律缺乏了解,相比国内而言,更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比如,企业确定海外投资战略,需要投资咨询公司事先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制订、评估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融资;需要结合中国和投资国的法律,选择合适的经营主体,事先进行必要的税务安排。这些安排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利润的分配、风险控制、税收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

  可以说,每一家走出去的企业身后,都有一家或多家中介机构的身影。

  遗憾的是,中国企业只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绝大部分成了“四大”的客户,其他本土中介机构,特别是涉税中介机构,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成功的先例。日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用5年~10年的时间,发展培育10家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无疑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其他机构,特别是税务师事务所,也需要树立向外发展的意识,做大做强,才能抓住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商机。


相关链接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海南省税务局


CONTACT US     0898-66267483
版权所有:海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 / 网站备案:琼ICP备2023004902号
ADDRESS: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城西路22号 / FAX:0898-66267483 / E-MAIL: web@hainanc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