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4号)对注税行业的法定业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规定,注册税务师可以提供代办税务登记、纳税和退税、减免税申报、建账记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利用主机共享服务系统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代为制作涉税文书,开展税务咨询(顾问)、税收筹划、涉税培训等涉税服务业务。同时,注册税务师还可承办下列涉税鉴证业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业务。
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赋予注税行业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这一点在中税协日前下发的《关于试行〈注册税务师行业业务指导目录(2012)〉的通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在这份目录中,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规定的可做业务共达到77项。中税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各级税协将继续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及各省级税务机关的支持,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为注税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今年,中税协将把拓展资本市场的涉税业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但是,实现注税行业的稳步发展,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的同时,还必须在市场化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据中税协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700多万家企业,但注税行业的客户总量仅为100多万户,客户群的扩展空间非常大。因此,在积极拓展业务范围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客户,尤其是大企业客户。
大企业具有规模大、分支机构多、涉税事项复杂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税务风险。正因为如此,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几年一直要求各级税务机关探索以风险为导向的税收管理新模式,并要求大企业积极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规程(试行)》等文件中还明确规定,在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管控及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大企业和税务机关都应该积极借助中介机构力量。
中税协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都有大企业名单,纳入名单的大企业应该是注税行业争取的重点客户。该负责人还表示,在争取大企业客户的同时,上市公司也应该成为注税行业拓展业务时关注的重点。“现在不光有主板,还有创业板,不同上市公司的数量相当多,拓展的空间也非常大。”该负责人说。
中税协有关负责人指出,正在逐步深入推进的“营改增”试点将产生大量的业务空间,同样值得关注。据介绍,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有航空、水运、公路、铁路,现代服务业有6个,一共10个行业,涉及12万户纳税人,其中有8.5万小规模纳税人,3.5万为一般纳税人。
据悉,国务院已经决定,要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并准备在5年之内完成这项改革。中税协有关负责人说,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改革,其中必定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注税行业可以从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各级税协及税务师事务所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认真研究如何能够在这项改革中提供相关的服务,在为“营改增”改革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提升在全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