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中瑞诚集团核心企业的北京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筹建于1995年,与其他事务所采用有限公司制度不同,中瑞诚是当时北京市第一家采用合伙制的事务所。“选择合伙制,就意味着合伙人要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公司财产不够赔偿的情况下,合伙人就必须拿出自己的个人财产清偿。” 何培刚说。
何培刚告诉记者,国际上的财税类咨询服务企业大都采用合伙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国际知名四大会计公司,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而当时国内机构几乎全部都是官办国有性质。合伙制规定的连带赔偿责任对每一个合伙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要求大家做每一项工作都要尽职尽责,这有利于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控制风险。“我们选择献身于这个行业,就应该汲取这个行业最有生命力的制度养分。采用合伙制,表明我们对社会、对客户有一个郑重的承诺——我们尽职尽责做好,做不好我们要自己掏钱赔偿。”何培刚说。
1997年中瑞诚获批成立之时,按规定合伙人必须先公证自己的个人财产,所以何培刚和其他几个合伙人把当时自己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彩电、冰箱和洗衣机都拿出来做了公证。“本来房子最值钱,但当时自己住的房子还是公房,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所以房子没有办法拿出来做公证。”何培刚笑着回忆当时的经历。
中瑞诚成立10多年来,走过了持续的合并、分拆、重组的扩张之路,目前已拥有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税务规划、工程咨询等五大专业公司,合伙人队伍随着不断有专业人才进入而壮大。但无论公司怎么变化,合伙制始终作为公司基本的管理模式。“合伙制的压力让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如履薄冰,而这也很好地控制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自始至终让我们健康发展。可以说,没有合伙制,就没有中瑞诚集团的今天。”何培刚说。
开ISO质量管理认证先河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认证开始风靡中国,但主要在生产型企业中流行。因为生产型企业生产程序清晰,标准固定,责任明确,所以比较容易获得认证。而服务型企业,特别是事务所提供的大多是财税咨询、财务顾问、审计鉴证等智力型服务,没有固定程序,没有验收标准,所以当时没有哪家事务所主动申请ISO质量管理认证。
“没有程序和标准的服务,就无法复制,无法及时提供给客户,更无法保证服务的质量。如果借助ISO质量管理认证,就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对企业发展,乃至推动整个行业发展都有好处。”何培刚说服其他合伙人,推动在公司内部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
2005年下半年,中瑞诚按照实施国际标准化认证的要求,梳理了公司的近千个管理环节和服务业务,编制了上百份文件,书面规定了详细的质量要素内容及实施程序。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中瑞诚在业内率先获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为了巩固首次认证的成果,也为了推广和展示认证的好处,从2005年~2008年,中瑞诚连续4年修订和完善了内部的管理体系,使事务所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了ISO认证体系目前的最新标准。
何培刚说,如果说选择合伙制是对客户的一个承诺,那么借助ISO质量管理认证,控制和提升内部管理质量,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精细化的服务,则是事务所履行和兑现承诺的表现。
新员工实行“进站”管理
在财税中介服务行业,人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事务所盲目揽下业务后,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大量使用不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或临时招聘在校大学生,服务水平可想而知。“谁糊弄客户,客户迟早会远离谁。在中瑞诚,没有‘进站’培训经历的员工是没有资格参与一线服务的。”何培刚说。
何培刚所说的“进站”管理,是指从2007年开始中瑞诚推出的青年助理工作站制度。它要求每一个招聘进入公司的员工,必须先进入公司的工作站参加技能培训,在培训合格后方可到一线服务客户。公司专门抽调具有会计师、税务师、评估师等资格且有丰富执业经验的老员工充当工作站老师,以老带新,培训内容涉及财税专业知识、文件撰写、行业制度等等。培训人员在工作站一般要经过半年~1年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出站。
何培刚认为,事务所是智力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人才,所以中瑞诚把人才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除了青年助理工作站制度外,中瑞诚还出台了多项制度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资格考试,还对成功入选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人才库的专家型员工给予奖励,并委以重任。所以,在中瑞诚工作的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要奋斗和争取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中瑞诚集团核心企业北京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多年来稳居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前百强之列,成立仅3年多的中瑞诚税务师事务所今年也已获评2A级事务所,明年中瑞诚税务师事务所计划将参评4A级资格;另外,中瑞诚集团在已经成立香港分公司基础上,即将在欧洲成立第二家海外分公司,面向进军欧洲的中资企业提供税务及会计服务。“为了客户满意,为了给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服务,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何培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