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见证北京注税业发展
发布日期:2008-12-08 来源:管理中心 作者:中国税务报081208
时光荏苒,我的税务师生涯已整整度过20年。这20年来,我亲历并见证了北京注税行业的萌芽、发展及日趋成熟。回顾往事,历历在目。
1988年,为适应改革开放大环境的需要,北京市税务局抽调了部分税务干部,并聘请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成立了北京税务咨询公司(1991年改为北京税务咨询事务所),我从崇文税务局调入该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十几个人,从事税务顾问、税务代理、业务培训、代税务局印制发票等较简单的业务。
成立当年,公司为一家日资企业做了一笔专项代理业务,取得了十几万元的收入,令大家欢欣鼓舞,坚定了开展税务中介业务的信心。1989年,公司就新颁布的《印花税暂行条例》中的保险合同条款,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修改意见,国家税务总局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并对条例进行了修改。这也初步体现了税务中介机构为税收事业、为纳税人服务的桥梁作用。
1999年12月,全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税务咨询、代理业务的7家税务公司(分别分布在北京市、沈阳市、上海市、武汉市、西安市、重庆市、广州市),在北戴河组建了七城市税务咨询联合会。
该联合会最多时有17个成员单位。各成员共同交流经验、研究业务、理论探讨、创办刊物,建立了一条与国家税务总局沟通的渠道,及时贯彻传达国家税务总局的指示要求,对中国税务咨询、代理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组织于1995年中国税务咨询协会(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前身)成立时自行解散。
1995年2月28日,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成立。该协会是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组成的行业民间自律管理组织。自此,注册税务师行业的管理被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国家税务总局非常关心注税行业的发展,2005年下发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而后下发了几项注册税务师鉴证业务准则。这对于规范涉税鉴证行为,提高鉴证业务质量,推动涉税鉴证业务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我国注税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今,全国税务师事务所已有35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作为注税行业的一个“老战士”,看到我国注税行业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我由衷感到欣慰和鼓舞。
总结20年的从业体会,拙作小诗一首《桥》:大水架桥利通行,两岸欣荣谋共赢,取财有道重诚信,谨防风险冲太平。以此作为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