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靠市场,市场建设靠政策。北京注税行业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得益于政府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与扶植。
2006年以来,北京国税局发文或多次与北京地税局联合发文,为税务师事务所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京国税发[2006]325号)、《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2006年度汇算清缴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国税发[2007]12号)、《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支持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意见》(京国税发[2007]144号)、《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的通知》(京国税发[2008]339号)、《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税务师事务所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备案的通知》(京国税发[2010]3号)等文件的制定发布为拓展注税行业的业务范围,维护稳定税务中介市场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文件精神执行贯彻的怎样,在执行中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协会尽职尽责,及时进行协调与沟通。
一是积极主动到税务机关汇报请示工作。协会会长,秘书长先后3次参加市国税局的年度工作会或局务会,向市局领导及各处室和区县局领导进行工作汇报。通过汇报,使其全面了解协会工作开展与行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安排。汇报工作的过程即是宣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有利于税务机关对注税行业的指导与监管。
二是邀请税务部门领导来协会检查指导工作。近几年,市国地税局局长,主管局长及有关处室领导多次来协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探讨有关行业发展等问题。例如2011年10月25日,协会邀请市国地税局主管局长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对即将开始的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有关资产损失等涉税鉴证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
三是以文件的形式向税务机关汇报请示工作,提请税务机关帮助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市国地税局根据协会的建议,在联合下发的(市国税发[2008]339号)文件中将以前的“本年度实现销售(营业)收入5000万元(含)以上的纳税人附送当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鉴证报告”中的5000万元调整为3000万元。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注税行业的业务范围。据税务机关《2008年度注册税务师行业经营收入情况汇总表》显示,2008年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户为28388户,比2007年的9819户增长189%,经营收入额25597.78万元,比2007年的12261.49万元增长108.7%。
四是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加强协会、税务师事务所与税务部门的联系,增进相互间了解,促进工作的开展。2012年2月,协会领导班子与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北京国嘉祥税务师事务所等几个所的负责人到丰台区国税局与该局局长,主管局长及有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座谈。围绕提高鉴证报告信息披露质量,规范所得税汇算清缴,加强税务机关和中介机构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交流使税务师事务所认识到行业要健康发展,一是要完善注册税务师自律管理体系,加强对事务所的监督,提高鉴证报告质量,营造诚信有序的行业作风,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二是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政策业务交流,既要靠税务机关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这只队伍的作用,又要支持税务机关对税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监督,从而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五是发现问题及时向税务部门进行反映,以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2011年底,市国税局在清理规范性文件时,以10号令形式废止了(京国税发[2008]339号)等几个带有年号的文件。当时正值2011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际。税务师事务所纷纷打电话进行询问,一时间在注税行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对此,协会及时进行研究,姜信会长亲自起草了《关于提请北京市国地税两局再次联合发文要求在企业所得税等项税收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税务中介机构作用的紧急报告》(京注税协发[2012]1号)。并多次亲临市国地税两局进行协调,终于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2012年初,《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事项附送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鉴证业务报告的公告》(公告[2012]2号)正式发布。协会第一时间在协会网站刊登公告全文。借此契机,还结合国家税务总局67号公告精神在《北京日报》发布公告,向社会进行更深入、广泛的宣传。同时在市税协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进行学习部署,要求各事务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拓展业务、扩大市场、推进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回顾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应该说协会在注税行业与政府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之间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北京注税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执业环境。实践证明政策的透明度越高,市场化的程度也就越高。这也是近几年外埠人员来京办所日益增多的原因。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地区对税务中介服务的需求空间还很大,眼下的税务中介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尤其是面临北京将要到来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实施,将给税务中介带来更大的商机。面对机遇与挑战,税务中介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思想理念。在注税行业发展初期,依靠政府部门“输血”是必要的,但从长远观点看,注税行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把事务所做大做强,自身必须具备“造血”功能。市场的特点是竞争,只有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才能站稳脚跟。市场规则只是明确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是由谁来做则完全取决于客户的选择。因此,如何引导注税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则是协会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正如姜信会长在市税协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所指出的“过去几年,我们把许多注意力放到反馈协调,争取有权部门的支持,以期得到更多的“法定业务”。这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打破坚冰,开通航道”的作用。但大量现实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注税行业执业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航道上影响行业前进发展的浮冰还很多。在行业立法严重缺失,并且立法行动无影无踪的大背景下,指望局部地区的有权部门在支持注税行业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行业内部,立足于内部挖潜。在继续争取有权部门予以更多支持的同时,下大气力提高事务所自身素质,努力打造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税务师事务所,引导他们外树形象,内炼真功,激发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