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别样的名片
在郭洪荣给记者的名片上,记者没有看到类似税务师事务所所长、总经理的头衔,而是写了三个头衔: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执业准则委员会副主任、洪海明珠税收应用科学技术中心主任,三个头衔全部与税收技术研发有关。
“在我们每年1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中,涉税鉴证类收入约为300万元,其余是税务咨询、税收筹划等服务类收入。现代税务咨询服务的特征是运用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等高科技手段,对税收、财会和商务法律、法规深加工,规范业务流程,形成风险可控、质量有保证的业务模式。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技术研发,成立了税收应用科学技术中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郭洪荣说。
郭洪荣认为,围着权力转,围着税务局转,围着能人转的“三围”型税务师事务所不符合市场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只能存在一时,不能存在一世。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独立发展,事务所必须走集约发展的道路,即不再沿袭以往分散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整合人力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按市场化的道路发展。
集约发展要求企业做到技术精、流程精、人员精、管理精和产品精,从而确保产品高质量,生产高效率低消耗,经营高效益低投入;要求不断延长产品链和产业链,不能限定在劳务型代理、指定涉税审计和强制咨询培训的业务范围内,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必然要求税务师事务所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技术、产品的研发。
大投入建立庞大税法数据库
日前,由郭洪荣主编的《中国纳税实务全书框架概览》、《增值税法规应用指南》、《营业税法规应用指南》、《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与申报操作实务》、《企业所得税法规应用指南》5部税收科学应用著作出版发行。“《中国纳税实务全书》是我们依托庞大的税法数据库开发的丛书,全部出齐将达到100多册,涵盖纳税实务的方方面面。”郭洪荣说。
郭洪荣介绍,经历许多的成功和失败后,洪海明珠税务师事务所确定了加强外部市场资源合作、整合内部技术资源的经营战略;以涉税鉴证、税务行政救济、纳税决策咨询等为主攻产品,推动多层次营销;通过持续的税法数据库、鉴证软件和执业准则及指南的课题等技术开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模式。在这个经营模式中,建立庞大的税法数据库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郭洪荣告诉记者,他们在研发咨询服务产品的初期,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没有技术人才,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二是目标市场不明确,产品开发方向难以选择;三是缺少产品研发的工艺规范,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这三个难题的实质就是事务所缺乏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技术、市场和规范等三大要素还没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培养研发人才方面,10多年来仅人工成本一项投资就达1000多万元。”郭洪荣说。
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接轨方面,洪海明珠税务师事务所把握了五个关键点:全面搜集、疏理文件信息,将文件资料信息化;分类、整理、编集文件,将零散信息知识化;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确认、计量、业务处理和报告四个环节,比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全面掌握纳税申报调整事项的业务处理,将所掌握的知识产品化;根据纳税申报的需要,创制申报审核业务流程,将已开发的产品市场化;根据市场的发展,将成熟的业务流程标准化,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推向社会,形成一个征纳双方认可的业务规范。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洪海明珠税务师事务所已建立起庞大的税法数据库,并依据数据库形成了税务审核、纳税评估、税务咨询和税收筹划等项目的业务流程,创建了有洪海明珠特色的一套咨询服务行为规范。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注税行业的鉴证准则及指南的制定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技术研究,已开发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软件、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软件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鉴证软件。
注税行业要加强技术研发
郭洪荣认为,市场竞争的层次,按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产品、技术、品牌、标准。标准的竞争,是行业最高端的竞争。一个事务所仅仅停留在产品或服务层次的最低端竞争,是可以生存的,也是可以选择的经营方向。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整体来看,绝不能全部将低端市场作为经营战略选择,应当多层并举,形成立体发展的战略态势。
注税行业的市场需求表明,既要有一批在某一个市场层次上精细经营的,具有相对优势的事务所,更需要一批在各层次都有优势的事务所,为纳税人提供服务。要想形成立体发展的战略态势,要想形成单层次和多层次的相对优势,整个注税行业必须加强技术研发,创制业务操作工具,为落实执业准则和指南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执业质量和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