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税务师事务所,使鑫税广通逐渐赢得了很多客户的信任。前不久,北京一家企业想聘请该所担任税务顾问,已初步达成意向。签合同前1天,该企业负责人突然说要请事务所的业务人员吃饭。在饭桌上,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向业务人员提出了不少很有难度的涉税问题,业务人员依据财税法规一一作了解答,令该企业负责人很满意。第二天,合同顺利签订。
“回头看来,那可不是简单的一顿饭,而是‘鸿门宴’!是企业借吃饭之名考察我们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如果业务人员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合同就吹了。”王进说。
王进介绍,税务师事务所是智力型机构,决定事务所竞争力的不是注册资金的多少,而是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现在很多纳税人在选择涉税服务机构时,特别是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事务所时,不仅要看事务所负责人的个人魅力,还会想方设法考察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毕竟具体业务是业务人员去做的。因此,鑫税广通从建所伊始,就提出了“打造学习型事务所、打造业务性团队”的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员工培训。
“我经常对员工讲,公司不能吃老本(注册资本),员工也不能吃老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住脚,求发展。”王进说。
记者了解到,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从2008年建所以来,客户不断增多,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短短几年间业务收入就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被评为2A级税务师事务所。实际上,鑫税广通员工过硬的业务素质与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公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鑫税广通税务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徐贺撰写的《资本交易税收管理指南及案例剖析》一书即将出版发行,该书是徐贺系统参加事务所学习、培训的成果。“徐贺进入公司才3年,在公司的系统培训下,加上他个人的勤奋努力,已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担任了税务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像徐贺这样通过培训成长起来的人才在我们事务所还不少。”王进说。
王进介绍,鑫税广通作为成立近五年的成长型税务师事务所,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扩大,每年都要招收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有的是学税收专业的,有的是学会计专业的,虽然也掌握了不少书本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能从事具体业务、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鑫税广通公司总经理郝卫东介绍,为了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制度和系统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施。这些制度包括入职培训制度、业务学习例会制度和课题负责制等,在事务所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每当有新员工进入公司,都要由执业规范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的规章制度、商务礼仪、注税行业基本知识等,如果不是学习税收专业的,还要对其普及税收基础知识。
业务学习例会制度是鑫税广通最重要的学习、培训方式,通常在每周五举行。全体员工都要参加例会,学习最新的财税法规、政策,集体分析、研讨新政策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业务机会。同时,对于业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业务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进介绍,为了把业务骨干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把专业性强的业务分解成不同课题,比如资本交易、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亏损及财产损失审核鉴证等,根据员工的专业特长和爱好,确定课题的负责人,要求他们长期跟踪、系统研究。作为某一课题的负责人,不仅要在事务所内部负责该专题的培训,给其他员工上课,还要达到给客户、给其他机构培训的标准。同时,课题负责人还要承担撰写专业文章的任务。对发表了专业文章的员工,公司还给予一定奖励。
“公司业务骨干李金一项目经理,长期研究土地增值税清算问题,成了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专家,到某税务机关作土地增值税清算专题讲座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王进说。
郝卫东介绍,目前他们建立了公司网站,创办了《鑫税咨询》、《鑫税培训》内部刊物,定期免费赠送给客户,作为客户的学习、参考资料。这些工作都是由业务人员分工负责的,员工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结果往往决定员工的收入和升职。”王进说。据王进介绍,他们通常根据员工业务能力的大小来分配业务,业务强,就能承担更多的业务和项目,个人也就能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样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实现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