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涉税鉴证业务收入占很多税务师事务所收入的50%以上。自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涉税鉴证服务严禁强制代理的通知》(税总函〔2014〕220号,以下简称220号文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规范涉税鉴证服务,严禁强制代理以来,注税行业对涉税鉴证何去何从持续高度关注。
需要规范但不能取消
在很多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构成中,涉税鉴证业务是主要业务。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总经理郝卫东介绍,近3年,该所涉税鉴证业务收入占全所收入的60%以上。他说:“我们所的规模在北京属于中等所,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涉税鉴证业务是我们的支柱业务。”
目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是最大的涉税鉴证业务。据统计,近5年,北京税务师事务所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共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00亿元,对税务机关加强税务管理发挥了显著作用。对涉税鉴证的积极作用,220号文件也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合规、自愿和规范的涉税鉴证服务有助于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推动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220号文件不是要取消涉税鉴证,而是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涉税鉴证。
220号文件规定,“对要求纳税人提交涉税鉴证报告且需由纳税人承担鉴证费用的事项,凡超出税务总局规范性文件规定范围的,应一律予以取消。”北京市的情况如何呢?北京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姜信介绍,经过梳理北京市税务师事务所开展涉税鉴证业务的相关文件,没有发现属于220号文件规定的应该取消的文件。北京市税务师事务所开展的涉税鉴证业务均有文件依据,与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要求一致。
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局主席刘志忠认为,从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涉税鉴证业务是注税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业务。它要耗费大量人力,属于高强度、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那么为什么事务所还要做这个业务呢?因为通过涉税鉴证业务能够深入了解企业,为后续深化税务咨询打好基础。从尤尼泰给客户所作的涉税鉴证报告中可以看出,纳税人不需要作纳税调整的是极少数。这说明,没有专业人员为企业进行涉税鉴证,企业潜在的涉税风险就会更大。涉税鉴证服务对企业、国家都有好处。
他说:“对照220号文件,我们自己心里有底气,现在要防止外界对220号文件作偏差解读,产生误解。”
如何面对涉税鉴证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呢?姜信说:“税务机关应该严格监管。谁出问题,就处罚谁。如果涉税鉴证报告有问题,首先要到企业去实地检查,得出结论,然后再看是否是税务师事务所的错误,如果查证属实,对于这样的税务师事务所就要从严处罚。这样处理,涉税鉴证就会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规范。”
税务中介应拓展高端业务
参加讨论的人士普遍认为,涉税鉴证业务只是事务所的基础性业务,事务所应该努力去开拓税务咨询、风险防控等个性化业务。
致同国际税务合伙人张莉说:“我想换个角度来看220号文件。在上市公司中是否能开拓涉税鉴证业务?准备上市的公司或者券商等都需要税务师就该公司的税务风险作出提示。另外,企业重组也会涉及不确定的涉税风险。比如纳税人要去收购一家公司,就很需要对方的涉税鉴证结果。这些服务是纳税人主动愿意花钱购买的服务。因此,税务师事务所应大力开拓企业自愿付费的,而税务师事务所又能提供的业务,这样顺势而为,肯定能成。”
会上,资深税收专家郭伟用鸡蛋作比喻: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要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你注定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就会促使自己成长。他说:我们需要的是从内改变。企业对各类收费比较反感,这就给税务师事务所提出了课题:第一,我们是卖什么的?是卖服务,还是卖产品?第二,是卖过程还是卖结果?第三,是以产品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对这些问题,注税行业需要深思。思路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可借助优质中介加强税务管理
税务中介机构一手托两家,不仅仅服务企业,也可以为税务机关服务。北京市丰台区国税局副局长刘峰就如何借助优质中介参与税务管理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看,注册税务师的鉴证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他介绍,2008年,丰台区的纳税户是3万多户,2014年是13万多户,现在每个月新增纳税人是3000多户。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到2016年,预计丰台区纳税户将达到20多万户。纳税人大量增加,而税务机关的人员增加很少,税务人员在数量上存在不足,管理难度很大。
他说:“税务机关下一步非常有必要借助优质税务中介机构来加强税务管理。如今,北京市有500多家税务师事务所,规模、执业质量差别很大,不是每一个事务所都能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所以必须是优质的税务中介机构来做才有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