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税协会员管理部对部分5A、4A级税务师事务所在涉税鉴证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了注册税务师出具涉税鉴证报告时容易出现执业风险。如何控制涉税鉴证的风险是注册税务师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注册税务师出具鉴证报告的风险,是注册税务师在执行涉税鉴证业务过程中,未能完成鉴证事项或未能恰当履行鉴证职责而出具鉴证报告可能承担的损失总和。
它主要表现为,因注册税务师未能完成约定的鉴证事项,而产生的违约风险;因鉴证失败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税收违法成本,从而引起委托人为转移违法损失,向鉴证人追诉而产生的赔付风险;因未依法鉴证出具报告被行业协会惩戒或税务机关予以行政处罚的风险。
鉴证报告的风险包括:民事责任风险、行政责任风险和刑事责任风险。
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呢?控制鉴证报告风险的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方面地做好工作。
加强税务师事务所自身建设
首先,要加强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注册税务师的职业道德是注册税务师在履行其职业责任、从事税务代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它涉及国家、企业及自身三方的利益平衡。注册税务师应当以诚信为本,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执业过程中获取的国家机密、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履行保密义务。
其次,加强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执业水平。当前,我国处于财税改革的进程中,国家财税制度变动频繁。注册税务师及相关从业人员应当持续了解国家财会、税收政策和相关规定,做到及时掌握、准确理解、正确执行。
再次,加强事务所内控制度建设。事务所完善的内控制度能有效消除或降低事务所的执业风险,是保证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执行业务准则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
事务所应制定本所的业务承接控制制度,明确对委托事项所要了解的内容、方法、风险评估内容和方法:在确定是否承接和保持业务委托关系前,注册税务师应当对委托人的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事务所应当根据注册税务师对委托人的评估情况进行评价和决策。
业务质量复核是事务所控制执业风险和执业质量的重要环节,税务师事务所应根据自身规模和项目风险等级制定业务质量复核制度。业务质量复核制度应包括:复核级别、复核内容、复核程序、复核记录等内容;同时,选派项目组以外的人员,对项目组的工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对一定风险等级的项目分别实施不同的质量监控。
建立客户纳税遵从度评价体系
税治环境,降低涉税风险要着重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做好客户纳税遵从评价。客户纳税遵从评价是选择或接受客户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防范鉴证报告风险的第一道门槛。当注册税务师接触到新客户或业务变化较大的客户时,对客户自身的纳税遵从度评价非常重要。当注册税务师选择了一个纳税遵从度极高的客户,客观上会降低鉴证报告的风险,反之,当客户纳税遵从度极低时,则加大了鉴证业务的风险。事务所应建立和完善对客户纳税遵从度的评价体系,合理选择客户,对纳税遵从度低的客户要坚决拒绝接受委托,为有效防范和降低鉴证报告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构建与税务机关多方位的沟通渠道。税收执法与被执法始终是一对矛盾,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税收执法工作面临新的矛盾和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和矛盾,必须既讲法制,又讲执法理性。事务所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构建与税务机关多方位的沟通渠道;在各地税协的支持下,积极参与税务机关开展的税收宣传等活动;税务师执业过程中遇到的税收疑难问题,应积极与主管税务当局进行沟通,领会税法精神,对相应的税收处理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理解和认可,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鉴证风险。
加强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
行业协会和税务机关在控制涉税鉴证风险中要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制定和发布涉税鉴证业务准则。同时向社会公布审查合格的税务中介机构名单。二是要建立注册税务师执业质量的评价制度,对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报告的质量作出评价。三是要建立通报制度。税务机关发现事务所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内容不实或虚假的,应向社会与行业协会进行通报。四是强化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完善包括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体系。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涉税鉴证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和惩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