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行业要闻

行业动态

机会在哪 怎么去抓


发布日期:2015-05-15 来源:管理中心 作者:中国税务报

   5月8日,中国注册税务师同心服务团、北京注册税务师协会共同主办研讨会,深入研讨税务师事务所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给税务中介机构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改革开放开启后,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外国税务中介机构,就是借力外资涌入中国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如今,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纷纷“走出去”,中国的税务中介机构面临同样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会在哪儿?应该怎么去抓?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探讨。

    与会嘉宾:

    李林军 中税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存玉 中税协副秘书长

    张志伟 北京市税协副会长

    丁 芸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刘志忠 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李记有 北京致通振业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王 进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石 君 众环海华(北京)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徐兆宏 北京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王伟明 北京永大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巴海鹰 中汇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

    邓艳芳 中联税务师事务所总裁

    姜汉雄 致同(北京)税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曲利军 北京曲信通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哪些机会

    充当税企智库、提供国际税收业务培训和咨询、开展国际税收筹划、协助处理国际税收纠纷

    石君:机遇就在眼前。在行业发展陷入困局的情况下,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强力推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机遇。在“走出去”企业谈签协定、维护权益等工作中,无论是进一步加大税收协定谈签和修订力度,还是加强涉税争议双边磋商,税务中介机构都可以以智库的角色出现,为政府出谋,为企业分忧。

    在加强合作、谋求共赢工作中,涉税中介既可以为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提供税收专业服务,也可以为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沟通机制,提高税收透明度,为企业构建公平的税收环境献计献策。

    王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增加国际税收业务培训需求。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需要了解国际税收知识。为这些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税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也有了解国外税制及税收协定知识的需求。这些需求就为有能力的税务中介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培训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使跨国投资、经营行为增多,这为国际间税收筹划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不同国家、地区对不同投资、经营行为的政策倾斜力度有差异,如何协助“走出去”企业运用好所在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何通过特殊目的公司的设立、小股权大债权等投资结构的变化等方式符合被投资、经营所在国的政策要求,客观上为跨国投资经营行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另外,随着跨国业务的增长,税务机关面临的问题也会增加,客观上寻求专业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这为税务中介提供政府采购服务增加了新的发展空间。

    丁芸:税务中介机构可以协助企业解决国际涉税问题,防范涉税风险。税务中介本身职能包括解决企业的涉税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国际涉税事务。国际涉税事务往往需要税务中介对与中国有税收协定的条款进行专业解读,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按照国与国的税收协定纳税。税务中介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处理国际税务问题没有后顾之忧。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和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纳税人在跨国业务上独立完成和准确申报纳税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必然寻求税务中介机构提供涉税咨询和代理涉税事项,达到降低成本遵从税法的目的,这是纳税人选择税务中介服务的内在动力。

    税务中介将为企业在国际税务纠纷处理中构筑与税务机关的坚实桥梁。企业“走出去”会面临各种国际税务纠纷,国与国之间有的没有签订税收协定或者很多问题在双方税收协定中没有涉及,此时需要政府出面为企业与他国协商,避免企业双重纳税。税收中介可以为企业在国际税务纠纷处理中构筑与税务机关的桥梁,参与到国际协商中,展现其解决国际税务纠纷的能力,并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减轻企业税负。

    巴海鹰: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点,如果“走出去”企业承接的是能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大多采取的是EPC(即工程总承包合同)或者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指政府通过授予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的形式。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不完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EPC项目一般分为ONSHORE(含C部分合同)和OFFSHORE(含E.P部分合同)两部分,所以相关的税务规划也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来进行。针对C部分,应主要关注当地的税制和税收对承包工程的优惠政策,并确保争取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地。针对E、P的部分,企业需要利用好国家对海外EPC项目的鼓励性税收政策。另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经历多国税制的考验,面对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企业要提高享受国与国税收协定待遇的意识,争取协定中赋予的权益。在这方面有经验的税务中介机构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对于EPC、BOT、PPP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政府机构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工程项目的全流程咨询顾问,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管家服务,量身订制“一站式”解决方案。

    面对机会事务所该努力做什么

    提高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的能力、设计特色产品、力争“走出去”、构建国际服务网络

    刘志忠:“一带一路”战略给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但是很多企业没有仔细研究风险就不管不顾地“裸奔”出去了,这对企业非常不利。税务中介要提高解决企业遇到涉税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了解前往国家的税收法规;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以后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抵免、出口退税、国际税收协定、转让定价等方面的问题。税务中介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我国税法,以及前往国家的税法,通盘考虑进行税收筹划,帮助企业降低税收成本,为企业量身定做税务方案。

    姜汉雄:税务中介也是“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参与者。在这个大的形势下,税务中介机构面临重新自我定位、自我适应、自我调整的问题。税务中介机构一定是先“走出去”了才能重塑自身的价值,才能提高国际税收业务的服务能力。

    从企业角度考虑,“走出去”需要三个方面的税务支持:境外当地政策的税务专业服务;跨境税收方案的规划;境外收益与国内的接轨。中国境内事务所需要提前做好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准备,包括:“走出去”企业需要一个同品质服务的国际网络;根据“走出去”企业实际需要对服务产品进行升级,定制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服务;提升国际服务人才的专业胜任能力。

    邓艳芳:税务中介应该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服务网络,与国际同行合作共赢,实现借力发展。“四大”的优势除了专业之外,就是网络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优势是其专业优势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税务中介机构的国际网络化建设应该提上日程。

    国家税务总局已从“谈签协定维权益、改善服务促发展、加强合作谋共赢”三个方面制定出台了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10项税收措施。在第4项中,提出更好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合理引导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走出去”,提供重点投资国税收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努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稳定、及时、方便的专业服务。有了国家税务总局的支持,税务中介机构更应该有勇气“走出去”。

    徐兆宏: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税务中介机构要积极创新涉税服务产品,才能满足“走出去”企业的税务需求。我国能够“走出去”的大概有以下行业:基础建设行业、核电行业、机车行业、金融行业等。随着这些行业走向国际,税务中介机构可以随着“走出去”的企业走向国际。这是一次好的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挑战来自三方面:首先,国内的税务中介机构与“四大”比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和提升的地方,大部分事务所在国际上没有知名度。其次,是团队建设的挑战,高端国际化人才,包括高附加值业务的专业人才不仅数量不够,实战能力也不够。再次,税务中介机构是否在产品的创新上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

    因此,税务中介机构应该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调整自身的发展思路,研发能够适应“走出去”企业投资或者兼并重组等的定制化产品,以便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王伟明: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建议由中税协挑头联合“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税务服务协会成立“一带一路”税务服务联盟。北京的税务中介机构应勇担重任,做大做强,形成虹吸效应,吸引优秀的人才、团队、客户的汇集,从而产生世界级的税务服务机构。税务中介机构应与有意向的机构建立联盟,发挥集体的力量,避免单打独斗,抓住机会,共同发展。

    在历史机遇面前税协该做什么

    税协应在人才培养、网络建设、产品设计等方面服务税务中介机构

    李林军:“一带一路”战略为税务中介机构带来了机遇。作为行业协会,中税协将做好以下七件事。

    第一,中税协要制定“一带一路”税收专业服务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第二,探索成立“一带一路”税务服务联合组织。首先,国内税务中介机构要联合,要成立“一带一路”税务专业服务的税务联盟,集众家之力解决面临的难题。税务联盟可以做智库、也可以做咨询,还可以做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推进信息共享、业务共享等。其次,可以建议周边国家的同行加入,形成“一带一路”国家的税务联合组织。

    第三,要组织系列的“一带一路”税务服务活动。中税协同心服务团已经在策划相关活动。5月中下旬将组织“走出去”企业的座谈会,听取企业对税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使税务中介机构服务有的放矢。6月中旬将举办“一带一路”税务专业服务公益大讲堂。另外,中税协将组织编制“一带一路”税务服务问答解读手册。

    第四,提供“一带一路”税务服务的政策咨询和建议。包括:税务中介机构要为“走出去、请进来”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要建立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政策建议、反馈的渠道。

    第五,建设税务专业服务网络平台。这个平台是互联网平台,相当于为中介机构提供了一个税务专业服务的“天猫”商城。这个平台可以帮助税务中介机构开展对外宣传,以及充当服务产品货架的作用。所有的事务所都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产品和特色服务。另外,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和纳税人能更好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税务中介机构。

    第六,设计税务专业服务的产品和规格。国务院规定,协会、商会要建立本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中税协业务准则部已经在研究一些创新的产品。涉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好产品会有很多,有的产品要标准化,要做成软件,以便更好地推广使用。

    第七,培养跨国税务服务专业人才。中税协、各省税协非常重视业务人才的培训。今后的面授、网校培训都要加强培养跨国税务服务专业人才。另外,今后还要引进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加入税务中介行业。

    李记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的事务所服务“一带一路”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缺少与服务“一带一路”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缺少与“一带一路”相适应的税务、法律服务网络资源;缺少与“一带一路”企业相互链接的交互平台。上述难题非一所之力所能解决,协会作为桥梁和纽带,应为事务所服务“一带一路”企业做好支持。北京税协将围绕下述三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力争为首都事务所“走出去”提供便利。第一、为事务所培养100名国际化的税务人才。第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税服务机构协会的交流,加强情报交换,举办沿线国家税务中介行业“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研讨会,协会搭台,事务所唱戏,加快建立与服务“一带一路”相适应的国际化税务网络资源。第三、联合律师协会等机构,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服务商会平台,让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国际商务事务所一起组建大服务平台,为税务师事务所与“一带一路”企业建立相互链接的互动交流平台。

    企业目前亟须解决的税收问题

    各国会计核算存在时间性差异、境外完税证明的税种和纳税主体不明确、境外分公司的纳税调整问题

    曲立军:目前,我国涉外税收存在一些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涉及中亚、东南亚、非洲、欧洲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欧洲法制严谨税制完善之外,其余大部分国家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法制不健全、税制不严谨、税款征收随意性强等问题。结合我们历年在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涉外税收问题,我认为要提早对这些涉税问题进行细化和完善,否则会给走出去的企业带来涉税风险和经济损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核算的时间性差异。一些国家会计核算年度不是采用公历的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而是采用截止日为六月三十日,或九月三十日。这样在我国年终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无法取得境外完税的抵免证明,取得的完税证明所属期是横跨了我们两个所得税汇算清缴年度,抵免到任何一个年度都有法律风险。这种情况如何抵免需要明确。

    第二,境外完税证明的税种和纳税主体不明确。

    一些国家对外国企业征收综合税,如哈萨克斯坦对外国企业按照营业额征收非侨民综合税,税率为5%,这种情况下能否全额抵免?再有巴基斯坦并不会直接对境外企业征税,对本国企业征收业主税,类似于我国的代扣代缴税款,完税证明不能直接看出是境外企业缴纳税款,这种情况如何确认纳税主体?

    第三,境外分公司的纳税调整问题。按照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政策,境外分公司、项目公司等分支机构需要按照我国的税收法规进行审核、进行纳税调整后汇总纳税申报,那么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票据的合规性如何定性?各种开支限定等是否按照国内企业所得税法调整?如业务招待费、坏账准备的列支计提标准是否与国内要求一致,各种财产损失是否要向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报备、报批?

    以上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并给予明确。


相关链接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海南省税务局


CONTACT US     0898-66267483
版权所有:海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 / 网站备案:琼ICP备2023004902号
ADDRESS: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城西路22号 / FAX:0898-66267483 / E-MAIL: web@hainancta.com